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竭诚为您服务
   


 

90后创业要注意的五件事儿!
来源:成都创业 | 作者:pro45aa41f3 | 发布时间: 2015-05-22 | 1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一、90后的幻想主义
  90后经常带有幻想主义,自我价值的逻辑非常成熟。比如马佳佳对整个商业模式有她的自我逻辑,叫逻辑自治,但是我们外人看起来就一无是处。同时也容易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,比如说别人的公司是吹牛的、扯概念的。这不是一个坏现象,也不是一个好现象。有自己的价值观是好事,但还是应该在商言商。毕竟创业还是看你能做的事情有多大,能给人类带来多大价值。
二、风口上的创业热不热
   大学生创业成了一股狂潮。但是也有太多年轻人过于盲目,比如,几乎每个学校内都存在着3个以上送餐、送水果的O2O项目。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投资人绝不投高校项目的原因。
   真正的创业一定是顺势而为的。其次,它要满足真刚需。如果只是伪装的弱需,只会解决了痒点没解决痛点。再次,是契合度。即使是顺势而为的刚需,如果和创始人及其环境没有很强的关联性,也很难真正成功。
三、到底什么是从0到1 ?
   没有创新意味着零和博弈,同一种路径意味着红海里厮杀。更何况,大部分学习旧方法的人其实连旧方法创造财富的核心也没有学会,只是学习了表面。
    打个比方,现在所有去中关村创业大街参观的各地孵化器老总们,回来后都只学会了一招——就是开创业咖啡馆。于是,祖国大地各个偏远的区县乃至乡镇,都若有若无地飘起阵阵奶咖醇香。长此以往,除了咖啡销量大增,创业空间依旧门可罗雀。
四、想法行不行,去试试就知道了
    经常有人问,“我有个想法,你看行不行”或者是“我特别想创业,可是我不敢”。想法,是需要市场去检验的。举个例子,闯先生的创始人遇到“找人、找地、找钱”的问题,让他萌生了建立一个团购网站的想法。为用户求低价、为服务商去库存。这个看似有理有据、不得不服的想法,在实践后,却发现创业服务现在还是买方市场。于是,及时调整路线,从粉丝的需求中挖掘真正痛点。有想法,可以先去找找追随者,看看他们的建议。这是目标用户最直接的反应,人够多就是粉丝的力量。
五、降维打击
   又一次提到粉丝这回事儿。大家都在讲粉丝经济、社群效应的今天,粉丝的力量毋庸置疑。
   我看过有个叫做“佬香翁”的项目,卖红薯的。通过H5页面的游戏,加上赠礼活动,引爆了年轻人的热情。随后有了叫做“薯小帅”“薯小美”的粉丝群,还会通过音乐节、马拉松之类的活动把大家聚起来,甚至还出了歌……听起来棒呆了是不是!
   仔细想想,这个竞争点还是红薯么?当传统攻击方式已经越来越激烈的时候,互联网思维的攻击变成了降维攻击。
    “降维打击”这个词,出自最近火爆的小说《三体》。降维,就是水平不在一个层次、思维不在一个层次的战斗。说俗一点,当冬天大家都穿的很多时候,肯定是颜值高、身材好的美女最受大家关注。这时街上走来一个穿短袖短裤的姑娘,就算颜值不高,也肯定最吸引眼球。不比身材、不比脸,玩的根本不一样,这就是一种降维打击。京东用物流打天猫,360用免费打其他杀毒软件,就是这个道理。
    还有最近特别火的“1元旅游”。虽然现在因为无良导游事件被禁止了,但这种营销手段确实也是对传统旅游业的一种降维攻击。
    实际上,说到底,最经典的降维还是无数次被举例的小米。用极低的运营成本,减少渠道费用。产品即广告,社群即渠道。率先降维化生存,然后转身去攻击那些必须依靠多维才能生存的企业,就是取胜秘诀。